上文写到教研室主任直接进教室听我课,课后虽然很尖锐地各给我指出我的课存在的问题,但是也认可我的教学基本功不错,比如普通话标准,音色纯净,教态自然,能和学生积极互动,教材把握得好,粉笔字美观等等基本功。
那么在准备去市里参赛前夕,我做了哪些功课呢?我觉得对我来说,拿到一篇课文,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,我急于学习那些名师的课堂设计,他们是怎么做的。于是我就埋头阅读教学杂志,找课例,摘抄!
学校那时都订阅着教学杂志,很多种。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里任教。那时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里最大的小学,师资、生源都是优秀的。所以我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优越的。我记得我去图书室借阅的杂志有《小学语文教学》《江苏教育》《内蒙古教育》,还有好多,至少十来钟教学杂志可以学习参考。《小学语文教学》我是必读的,除了工作,我如饥似渴地读这些杂志,特别是阅读那些名师的课例,思维渐渐打开。原来我们拿到一篇课文,不能就围绕着教学参考书,走不出参考书的框框。而是要认真专研教材,围绕单元训练重点,看看一个单元中每一刻侧重的训练点在哪里,这是关键。然后把握大纲即课程标准要求的东西在这里如何体现,既不能拔高难度,又不能降低要求。所以语文难教就难在这里,这是不好把握这个“度”。然后根据学情设计教法,如何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你的课堂,具体的设计真很关键。我阅读名师的课例,不同的名师不同的设计,那些特别新颖的设计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。
展开剩余38%我阅读了那么多的名师课例,当时没有电脑,只有一支笔,我就有选择地摘抄。时间实在有限,我就发动学生家长,每天放学时,我把白天抽空阅读到的有积累价值的课例分配给学生,每个学生带回去让家长帮我抄一份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、准备,我积累下厚厚的几个本子,那时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一笔财富,我的思维不也不空洞了,拿到一篇课文,我在专研教材、把握大纲(课程标准)的基础上,很快就会设计出有新意的教法。
做足了准备,丰富了自己的积累,准备到市里参赛!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富深所配资-炒股票加杠杆-杠杆配资-按天配资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